这群“守夜人”确保城市供水“动脉”健康运行
一连多日的高温天气,对我市供水保障工作形成了不小考验。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水务集团了解到,除了加强安全生产、运行巡检、科学调度、水质监测等有力举措之外,还安排所属各供水企业重点加强管网探漏工作,确保城市供水“动脉”健康起搏。
近日,重庆水务集团市自来水公司管网抢修检测大队整装出发,来到渝中区枇杷山博物馆附近,开始探漏作业。重庆水务集团供图
城市地下大小供水管道如蛛网密布,还会随山城地形变化高低铺设架设,据了解,仅重庆水务集团DN100以上供水管道就有7600多公里。供水干管材因使用年久或受外力影响,出现伤损、锈蚀、连接口松脱等问题,进而发生泄漏,影响居民供水,许压迫定期实施检测作业。
这群保障重庆供水管网的“守夜人”如何作业?8月5日晚21时,重庆水务集团市自来水公司管网抢修检测大队整装出发,来到渝中区枇杷山博物馆附近,开始了正式作业。队员们两人一组,拿出电子听漏仪戴上耳机,对收集到的声音进行研判。
“埋地管道泄漏,地面上往往没有明显痕迹,更不会冒水出来,所以尽管有了先进的技术设备,排查出一个漏点仍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市自来水公司管网部副部长、管网抢修检测大队副队长杜利民表示,队员们需要全神贯注监听判断各种信号,再结合自身经验研判。
“刚开始接触这项工作时,从耳机里听到的声音,就像收音机没有信号,完全分辨不出来。”检测员郭洋一边听一边注视着仪器。如今他已对漏水声形成条件反射,能迅速精准“定位”漏水点,这是他从业20多年积累的看家本领。
据了解,队员们主要凭借技术设备和丰富经验准确地捕捉地下隐藏的一个个漏点,要求“暗漏检出率(检出的暗漏与修漏总数之比)”大于60%。衡量检漏实效,除了找到多少漏水外,“暗漏自报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即整个修漏次数中,检漏人员找到的水未冒出地面的暗漏所占的比率。
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作业才结束。“这还算下班比较早的,遇到难点就反复探测,直到确定位置才行。”杜利民说着,抬手擦了擦汗。零点后的山城,宁静却依旧闷热。检测队员们一件件橙色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来源:重庆日报